游客
题文

现在有小蝌蚪20条,培养器具2个,水草、食物、添加剂(含甲状腺激素)、河水等若干,下面是某小组同学设计的一个实验,目的是探究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发育,请你补充完整。
⑴提出问题:甲状腺激素能否促进动物的发育?
⑵作出假设: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发育。
⑶实验步骤:①向A、B两个容器中加入等量的水草和河水,并向A容器加入10条蝌蚪,向B容器加入 10条蝌蚪,但要注意所分的两组蝌蚪长势相同。
②给A喂正常的食物,给B喂正常的食物外,还要适当喂      ,每天同时喂食、并做好观察与记录。
⑷预期结果:①如果A组蝌蚪变成青蛙的时间比B组要长,说明甲状腺激素促进动物的发育。
②如果A组蝌蚪变成青蛙的时间比B组要短,说明甲状腺激素                 
③如果A、B两组蝌蚪变成青蛙的时间差不多,说明甲状腺激素                                 
⑸此实验中A、B两组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1)步骤A中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2)以上步骤中,B是将池水中的细菌和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是培养细菌和真菌实验过程中的 过程.

A.结合 B.接种 C.培养 D.种植

(3)完成步骤C培养,需要在适宜的 下进行.
(4)同学们看到的菌落较大,若它的特点是褐色,绒毛状,由此他们断定这是一个 形成的菌落.
(5)某同学认为这一实验中,还应再设计一套培养皿,高温灭菌后密封.你觉的他说得有道理吗? 为什么?

学习植物生理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方法如下:
①如甲图所示,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
②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
③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④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⑤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
⑥取出脱色后的叶片,漂冼后滴加碘液.

(1)观察甲装置可知:A与B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B与C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2)步骤④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该瓶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 作用产生的;从B瓶、C瓶挤出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C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而B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被叶片进行的 作用消耗.
(3)步骤⑤用乙装置脱色时,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其作用是
(4)步骤⑥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取自 瓶的叶片.实验证明: 是绿叶制造淀粉必不可少的条件,而 则是绿叶制造淀粉所需的重要原料之一.
(5)光照数小时后,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6)若将一片牵牛花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可以看到叶片的下表面产生的气泡比上表面多,此现象说明

洗手看似简单,熟不知其中大有学问.某校学生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装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以下的两组探究试验装置(如图所示).

(1)乙同学的设计更合理,因为
(2)改实验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变量是
(3)在无菌培养基上按手印的过程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的 过程.
(4)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到细菌、真菌生存需要的一般条件是 等.(任写两点)

请你根据下列学生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将同一种树的树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中滴加蒸馏水,让树叶保持潮湿.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环境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环境下.请你分析:
(1)该方案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变量是
(2)实验过程中给树叶滴加蒸馏水的原因是
(3)如果甲、乙两组所用的树叶种类是不同,行不行,为什么?
(4)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树叶有分解作用.

小菜蛾分布范围广、抗药性强,是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头号杀手”,如图 为小菜蛾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小菜蛾幼虫生来只吃十字花科植物,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这属于 行为,是由 决定的.
(2)如图所示,小菜蛾发育的起点是 ,属于 变态发育. 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 (举一例).与小菜蛾相比,蟋蟀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 期.
(3)科学研究发现,小菜蛾因为具有较大的杀虫剂抗药基因组,所以抗药性强,这说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 控制的.
(4)请提出一条环保地控制小菜蛾危害的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