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1)本实验共设计了 组对照实验。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
(4)37℃水浴保温10分钟的目的是
“胜利”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了如下四个装置,请回答:
(1)每个烧杯均放有20粒干燥的绿豆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2)除了A和B可形成一组对照外,请你再找出图中可形成对照的任意一组:,它们之间的变量是。
(3)根据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请预测哪些装置中的种子能够萌发:。
下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1)正确的实验步骤是:③→[ ]→⑤→[ ]→②。
(2)实验前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目的是为了将叶片内的耗尽。
(3)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目的是设置。
(4)分析实验结果,结论是: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为了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同学选择一种盆栽的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叶片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界线清晰。他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请分析回答: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2)把排除了叶片中原有淀粉的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4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_____________,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3) 比较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比较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后发现透明塑料袋的内表面有很多水珠,叶片上的_____________是这些水分从植物体内散发的窗口。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图)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
(3)蚯蚓的呼吸依靠来完成。
(4)在本实验中设置甲瓶的作用是。
(共5分).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两组实验,请分析回答。
试管 |
实验材料 |
滴加液体 |
水浴温度 |
水浴时间 |
鉴定试剂 |
观察现象 |
1 |
馒头碎屑 |
唾液2ml |
37℃ |
10分钟 |
碘液1滴 |
不变蓝 |
2 |
馒头碎屑 |
T |
37℃ |
10分钟 |
碘液1滴 |
变蓝 |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可以在2号试管的T 处加入___ ___ ,作为1号试管的___实验。
(2)与2号试管相比,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成为___。
(3)右图中的___ ___(填“X”或“Y”)曲线能说明馒头在消化道中发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