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为感受器,图中虚线所围成的部分属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
| B.人在运动过程中,兴奋在Y和Z处的传导和传递都是单向的 |
| C.X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
| D.在Z处递质通过主动运输释放到突触间隙处 |
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
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②蛙的红细胞
③人体浆细胞 ④乳酸菌细胞 ⑤酵母菌细胞
| A.①② | B.③④ | C.③② | D.⑤④ |
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五种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下分析结论不正确的是
A.含有水、DNA、RNA、肝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
B.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T2噬菌体
C.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
D.既有DNA,又有RNA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和酵母菌
下图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1是指细胞膜 | B.图中9是指叶绿体内膜 |
| C.图中12是指线粒体外膜 | D.图中8是指内质网 |
如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表示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图中甲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乙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 B.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两个羧基 |
| C.图中“—”代表的化学键是在高尔基体中形成的 |
| 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总量减少了686 |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由活细胞产生的,成分都是蛋白质 |
| B.都是信息分子 |
| C.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
| D.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