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类需要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自己。


(1)人类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    条染色体的DNA序列。若单眼皮基因的一个片段(如图所示)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一异亮氨酸一精氨酸一谷氨酸一丙氨酸一天冬氨酸一撷氨酸一”(已知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AUA)。如果箭头所指碱基对A-T缺失,则该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该种变异属于       
(2)某校同学在进行人群中遗传病发病情况调查时,发现某小学的一名三年级男生患一种先天性遗传病。该男孩的父亲、祖父和祖母都是该病患者,他的两位姑姑也有一位患该病。这位患病的姑姑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和一个患该病的女儿,其余家族成员均无该病,表型正常。①请根据这个男孩及其相关的家庭成员的情况,用下面给定的图例,在方框中绘制出该病的遗传系谱图。

②该患病男孩长大后,若与无该病的女孩结婚,则生育的男孩仍患该病的可能性是_  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基因突变的原因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一表示空气中的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图二表示一天24 h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水平虚线为实验开始时大棚内的CO2浓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有________,此时细胞中能产生[H]的部位有________。图二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________。
(2)经过24 h后,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中A点所进行的生理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一中限制N点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N点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ADP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
(5)若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体积、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
B.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段时间后都将逐渐下降
C.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叶片的呼吸作用强度一定比乙低
D.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CO2的能力较弱

(6)某同学做“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后,绘制了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的分离情况(如图三所示),据图分析,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________(填序号),主要吸收蓝紫光及红光的色素是________(填序号)。

另一同学由于研磨绿叶过程中粗心大意,漏加了某些试剂或药品,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如图四所示),请指出该同学漏加的试剂或药品是________。

学校生物实验室有一批存量淀粉酶制剂,因保留时间较长,可能失去活性。下面是这种淀粉酶制剂的使用说明书的部分内容:
某生物兴趣小组想通过比较该存量淀粉酶制剂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鉴定这批存量淀粉酶制剂的活性。
实验目的:略。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与试剂:存量淀粉酶制剂、大小烧杯若干、试管若干、淀粉糊、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碘液、量筒、酒精灯等。
实验步骤:
(1)取唾液:将口漱净,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重复几次;
(2)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________。再往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催化适当的时间。
(3)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 mL。另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 mL。
(4)向试管A1、B1中加入等量碘液,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若试管A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A2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①试管B1中溶液呈蓝色,试管B2中无砖红色沉淀,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B1中溶液呈蓝色,试管B2中有砖红色沉淀,说明该存量淀粉酶制剂有部分活性;
③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存量淀粉酶制剂活性正常。
讨论与反思:
该兴趣小组在班上汇报他们的实验设计和结论后,其他同学认为实验设计存在部分缺陷,你认为缺陷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低温迫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物,如脂质过氧化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消除过氧化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冷性。研究人员进行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处理
培养温度
/℃

1
蒸馏水浇灌
25
7.3
2


9.4
3
0.5 mmol/L水杨酸浇灌
5
10.3
4
1.0 mmol/L水杨酸浇灌
5
11.6
5
1.5 mmol/L水杨酸浇灌
5
13.6
6
2.0 mmol/L水杨酸浇灌
5
8.5
7
2.5 mmol/L水杨酸浇灌
5
7.9
8
3.0 mmol/L水杨酸浇灌
5
6.5

(1)表中①是__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实验设计时每组取50株水稻幼苗,而不是1株,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
(3)组别1和2对照可得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组别2~8可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在5 ℃的环境下,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是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4)请根据5 ℃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完成水杨酸浓度—SOD活性关系的坐标曲线图。

下图是探究pH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研磨液可以用________来代替。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本实验哪些是无关变量(答出主要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验证酶的高效性,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请你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5)画出pH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曲线。

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引起神经细胞中毒或凋亡。图甲表示突触结构,③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图乙表示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1ml 3-NP(300umol/L)后,小鼠纹状体细胞合成的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P53)的总含量。请回答。

(1)甲中结构①的功能是,④(受体)的功能是
(2)胆碱酯酶能够分解兴奋性神经递质,而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则图甲中物质③的含量会,将导致下一个神经元
(3)图乙同期对照组中应加入 ____ 。在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直接起作用的细胞器是,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乙推测小鼠纹状体细胞凋亡数目可能在 _________ 时段内增加得最多,原因是 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