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家有儿女的老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孝”是道德的根本,作为儿女,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但随着独生子女第二代出现,“四、二、一”家庭结构出现,养老问题又凸显为时代新课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关知识,如何看待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
材料二:2013年9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是明确提出要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二是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三是完善公共财政补贴支持政策。
(2)结合材料二,用政治生活知识为发展我国养老事业发展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今年3月“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一幅《富春山居图》的古画,这幅作于660年前的山水画,一半在台湾,一半在大陆:深深牵动了两岸同胞、海外侨胞的思绪。,一幅传世古画引起海峡两岸民众对5000年中华文化的共鸣。
(1)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一幅画为什么会引起两岸民众的共鸣。
今年3月,高三某班同学以“关注两会”为主题,收看新闻,交流体会。请你和他们一起参与讨论吧。
A组:调结构,促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被认为是今年两会最重要的话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海内外评论认为,两会将是中国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共识的最好时机。
(1)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谈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和要求。
B组:汇民意,聚民声
“两会”代表和委员认真审议各项报告和议案,通过深入基层调研、收集网民意见等形式,使会场内外实现充分交流,民意源源不断汇聚成参政议政的力量。根据代表和委员的意见,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15处修改。大会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首次写入城乡选举“同票同权”。迈出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重要一步。
(2)结合《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淡谈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的。
C组:做“蛋糕”与分“蛋糕”
在新华网举行的“今年两会,你最关心的话题”调查中,“收入分配”问题位居榜首。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3)试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做“蛋糕”与分“蛋糕”是政府的职责。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改革体制、谋求发展的历史。思想解放,是改革和发展的火车头。今天,深化改革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思想问题,需要勇于创新,积极应对思想理论上的挑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进一步改革开放,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运用哲学知识,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
目前是中部崛起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对中部来说意义重大。实现“中部崛起”,中部地区必须超越传统战略的思维惯性,进行战略理念创新。制定“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的选择既要坚持加快经济增长,又要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既要充分挖掘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又要正视现实的差距和劣势;既要积极进取,又要切实可行。
运用哲学知识回答,实现“中部崛起”为什么要求中部地区必须进行战略创新?
温家宝总理说:“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着眼于生活困难群体。一个船队,决定它的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试分析材料中温家宝总理这一论述的唯物辩证法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