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中能够“‘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A.《红与黑》 B.《唐璜》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

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伏尔泰所说的“永恒定律”是指

A.伏尔泰提倡的自然权利说 B.柏拉图的理念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D.达尔文的进化论

下列欧洲近代启蒙思想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观点比较一致的有
①伏尔泰:书读得多而思考,你会觉得自己不懂的越多
②孟德斯鸠: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③卢梭: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
④康德: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开始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说的是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