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年探索后期、文革前夕的中国面临对内探索遭遇曲折、经济困难,对外国际关系紧张的局面,1964年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中共中央召开北京工作会议,毛泽东要求全党把三线建设当作很重要、很紧迫的战略任务来看待,他表示:“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了。” “要搞第三线基地,……只有那么多钱呀,……攀枝花搞不起来,我睡不着觉。你们不搞攀枝花,我骑毛驴去那里开会;没有钱,拿我稿费去搞。”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A.解决建设中经济结构方面的矛盾
B.中央决心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C.“联美制苏”的战略考虑
D.国民经济建设重点立足于战备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7年6月,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平碉楼主要由近代旅美、旅加华侨兴建。据统计,1921年至1931年开平共建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而1932年至1942年,开平只建碉楼114座,占总数的6%。1932年至1942年碉楼兴建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日本对华侵略的开始 ②欧美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
③西方国家经济萧条 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衰退

A.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就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
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B.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D. 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一趋向是指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

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一说法的实质是

A.亚太地区历史进程落后于西方 B.西方国家在东方建立起殖民统治体系
C.亚太地国家社会形态逐渐西方化 D.东方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本质是

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 B.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
C.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的消除 D.生产关系的调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