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3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3Fe3O4+28HNO3= 9Fe(NO3)x+NO↑+14H2O,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Fe(NO3)x中的x为2 |
B.稀HNO3在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
C.磁性氧化铁中的所有铁元素全部被氧化 |
D.反应中每还原0.3mol氧化剂,就有0.9mol电子转移 |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是由其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0.1mol·L-1甲溶液的pH为13(25℃),Y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
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IVA族 |
C.与氢气化合时,Z比Y容易 |
D.甲中只含有离子键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干燥的CO2中混有的少量SO2 |
D.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 |
B.KsP越小,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定越弱 |
C.KsP的大小与离子浓度无关,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
D.相同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在NaCl溶液中的相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雨![]() ![]() |
B.N、P、As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
C.因为氧化性HClO>稀H2SO4,所以非金属性Cl>S |
D.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的电子比铝原子少,故钠的金属性应弱于铝 |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纯净物中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 |
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
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