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 )
①具有双层膜 ②内部含有酶 ③产生氧气
④含有DNA和RNA ⑤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A.①②④ | B.①④⑤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如下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 溶液。1~4号试管的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要再增设5号试管,5号试管内应加入1克用酸液或碱液浸泡过的鲜猪肝,温度为37℃ |
B.若1~4号试管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一项特性而设置,则4号设置得不科学 |
C.若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1~4号试管口,则只有1号试管口火柴迅速复燃 |
D.如A选项设置的5号试管与2号试管做对比实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过酸或过碱会影响酶的活性 |
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他在乙图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他在乙图中的a、b两管中加入蔗糖酶,在适宜条件经过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对两管的液体进行鉴定并观察两管液面的变化。下列对该实验的结果和结论预测准确的是
A.如果两管的液体都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水解产物可以通过半透膜,且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不变 |
B.如果b内的液体可以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而a不能,说明水解产物不能通过,且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不变 |
C.如果两管的液体都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且液面高度差减小,说明水解产物可以通过半透膜 |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
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能量是不可逆的 |
D.酶1、酶2具有催化作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
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该反应的最适温度 |
B.图甲中在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
C.图乙中Tb至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的积累量不再上升,酶的活性达到最高 |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
下列图示中,纵轴为酶促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