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导电元件(圆柱状)进行研究,图甲是说明书中给出的伏安特性曲线.
(1)用多用表的欧姆挡试测元件在常温下的电阻,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的角度过大或过小时应选用其它挡位测量,换挡后进行测量之前,应当 .
(2)可由U—I图线得到各状态下的电阻值,为了进一步研究材料电阻率,需要测量元件的长度和截面直径,如图乙,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的直径读数为 mm。
(3)实验室中提供以下器材:
A.电压表V(量程为0~3V,内阻约5k)
B.电流表A(量程为0~0.6A,内阻约0.l)
C.滑动变阻器R1(0一l0,额定电流1.5A)
D.滑动变阻器R2(0一l000,额定电流0.5A)
E.直流电源(电动势3V,内阻忽略不计)
F.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设计一个电路,验证该元件的伏安特性线是否和说明书中所给的一致,则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在图丙方框中画出实验原理图.
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段纸带,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依次量取O、A、B、C、D、E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测得OA=6.80cm, BD=7.60cm,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A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某同学在家里做实验探究共点力的合成。他从学校的实验室里借来两个弹簧秤,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A.在墙上贴一张白纸用来记录弹簧秤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
B.在一个弹簧秤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杯,记下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 |
C.将一根大约30 cm长的细线从杯带中穿过,再将细线两端分别拴在两个弹簧秤的挂钩上。在靠近白纸处用手对称地拉开细线,使两个弹簧秤的示数相等,在白纸上记下细线的方向,弹簧秤的示数如图甲所示 |
D.如图乙所示,在白纸上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 |
(1)在步骤C中,弹簧秤的读数为________N
(2)在步骤D中,如图乙所示, F和F1都表示合力,其中一个表示合力的理论值,一个表示合力的实验测量值,该图中表示合力的理论值是(填F或)
(3)在实验中,若将细线换成橡皮筋,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填“变”或“不变”)
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测绘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电路图。
(1)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开关S闭合之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____端(选填“A”、“B”或“AB中间”)
(3)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画出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用横坐标表示U)。
U/V |
0.40 |
0.80 |
1.20 |
1.60 |
2.00 |
2.40 |
2.80 |
I/A |
0.10 |
0.16 |
0.20 |
0.23 |
0.25 |
0. 26 |
0.27 |
(4)根据你描绘的I—U特性曲线,可求得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用装有沙子的小桶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拉着小车在长木板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沙的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小车受到的作用力F。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小车的加速度a,得出若干组F和a的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乙所示的a-F图线,发现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没有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小 |
B.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且小车的质量较大. |
C.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且沙子和小桶的质量较大 |
D.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右端垫得过低,且沙子和小桶的质量较大 |
某实验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实验,乙方案为用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进行实验.
(1)组内同学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一个大家认为误差相对较小的方案,你认为该小组选择的方案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小组采用图甲的装置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请根据纸带计算出B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小组内同学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v2-h图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线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