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⑴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____,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 反射面材料 |
大理石 |
玻璃板 |
木板 |
棉布 |
毛巾 |
海绵 |
| 反射声音的强弱 |
最强 |
强 |
强 |
较强 |
弱 |
几乎听不到 |
⑵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⑶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________________。
⑷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置还能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⑸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_______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力将钢球推出,让钢球瞬间获得速度并向右运动,钢球跟弹簧碰撞后把弹簧压缩。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来比较钢球动能的大小;
(2)保持钢球的质量不变,推出钢球的速度越大,弹簧被压缩的程度也越大。表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有关;
(3)换不同质量的钢球,以相同的速度推出,钢球的质量越大,弹簧被压缩的程度也越大。表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有关;
(4)本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填其中一种即可)。
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她把半圆形玻璃砖固定在圆盘中心,让激光束沿圆盘半径入射到玻璃砖圆心处,激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从半圆弧边射出(如图所示)。旋转圆盘,多次改变激光束入射角度,观察折射光线方向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
入射角 |
|
|
|
|
|
|
折射角 |
|
|
|
|
|
(1)做第三次实验时,忘了记录入射角的数据,结合图可知,此时的入射角为_____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_____。

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为 ,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现有 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
(3)在该实验中,若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则闭合开关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情况是__________。排除故障后,接入 的电阻,移动滑片 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_____ ,电压表示数为 。
(4)将 的电阻分别换成 的电阻,继续实验。小明发现当定值电阻为 时,无法完成实验。为了让 的电阻也能完成实验,他设计了如下三个调整方案,其中错误的是_____(选填“A”、“B”或“C”)。
| A. |
电源电压不变,在电路中多串联一个 的电阻,其余操作不变 |
| B. |
不变,改变电源电压,电源电压的取值范围是 |
| C. |
电源电压不变,改变 的大小(视需要可改变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的取值范围是 |
小聪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实验数据见下表。通过分析数据,他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
(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提升重物时应该注意沿竖直方向_____拉动。动滑轮可视为杠杆的变形,则此时其支点为_____(选填“A”、“B”或“C”)点。
|
实验次数 |
物重 |
弹簧测力计示数 |
|
1 |
|
|
|
2 |
|
|
|
3 |
|
|

小华同学选用图甲、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了冰的熔化及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图丙是由测量数据所绘制的图像。

(1)要完成这个实验,除了图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若只探究冰熔化应选用图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时,试管口产生“白气”的原因:水蒸气遇冷_____成小水珠。
(2)由图丙可知冰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水的沸点是_____ .
(3)在评估交流时,有同学提出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种能节省实验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