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
物距μ/cm |
像距ν/cm |
像的性质 |
1 |
30 |
15 |
倒立、缩小的实像 |
2 |
25 |
16.7 |
|
3 |
20 |
20 |
倒立、等大的实像 |
4 |
15 |
|
倒立、缩小的实像 |
5 |
5 |
![]() |
正立、放大的虚像 |
⑴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⑵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⑶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①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 、 、 。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③表中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 cm
⑷实验中,某同学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下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 。
⑸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 (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⑹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右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缩小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 ___(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某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器材有:6V蓄电池、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50Ω、1.5A)、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7Ω)、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该同学电压表应该选择的量程。
(2)他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填“C”或“D”端)。
(3)闭合开关后,小超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指针迅速超过最右侧的刻度线,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或。(填字母代号)
A.小灯泡短路
B. 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C. 小灯泡的灯座接触不良
D.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E. 变阻器滑片放在了最小阻值处
(4)排除故障后,他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工作,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A。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进行实验探究前,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2)小宇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为cm。
(3)在分析实验数据和成像性质时,小宇发现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以及像的大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请你帮他写出来。。
某实验小组要测量一花岗岩石块的密度,他们进行如下测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将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a)所示。此时他应(选填字母代号)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
C.减少砝码的质量 | D.增加砝码的质量 |
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石块的质量为g;
(2)如图(c)所示,将石块放入装满水的烧杯,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d)所示。石块的体积为cm3,石块的密度为g/cm3
如图所示,在一只一次性纸杯中盛满水,杯口盖上硬纸板后,倒转过来,发现纸板不掉下来,水不洒出来。纸杯倒置后,水对纸板的压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来水对杯底的压强。纸板不掉下来,水不洒出来是受到了作用。如果纸杯倒置后,在杯底用铁钉扎个洞,纸杯(填“会”或“不会”)掉下来。
某同学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所测木块长度是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