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 实验序号 |
物距μ/cm |
像距ν/cm |
像的性质 |
| 1 |
30 |
15 |
倒立、缩小的实像 |
| 2 |
25 |
16.7 |
|
| 3 |
20 |
20 |
倒立、等大的实像 |
| 4 |
15 |
|
倒立、缩小的实像 |
| 5 |
5 |
![]() |
正立、放大的虚像 |

⑴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⑵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
⑶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①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 、 、 。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③表中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 cm
⑷实验中,某同学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下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 。
⑸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 (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⑹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右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缩小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 ___(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⑴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___________。
⑵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___________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__________________Pa。
⑶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⑷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华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先在空气中测出圆柱体的重力大小是1.0N,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她测得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和其底面进入水中的深度h的对应据如下表:
|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 h/cm |
2 |
4 |
6 |
8 |
10 |
12 |
| F浮/N |
0.2 |
0.4 |
0.6 |
0.6 |
0.6 |
0.6 |

⑴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
⑵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画出
图线。
⑶实验中h=6cm时,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水中,则分析实验数据可得结论: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____无关。
⑷如改用浓盐水做实验,在图乙中再画出
图线,图线上h = 6cm点的位置变_________(高/低),这样的比较是为了探究___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如图,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以相同速度分别滑上三种“路面”,记下小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记入下表.
| 实验序号 |
“路面”材料 |
小车运动的路程(cm) |
| 1 |
棉布 |
40 |
| 2 |
木板 |
70 |
| 3 |
玻璃 |
110 |

⑴要想让小车以相同速度滑上“路面”,需控制小车从斜面上___________由静止滑下;
⑵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可以判断出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
⑶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玻璃“路面”上运动的路程;
⑷设想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_____.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⑴将小卡片作为受力物体完成实验探究,是为了________(选填“考虑”或“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⑵在比较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比较。⑶在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可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开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保持平衡。
⑷为了说明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⑴实验中应用弹簧测力计____________________拉动木块,这样做的目的是。
⑵小红的二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中(a)(b)所示,则可初步得到的结论是:___。
⑶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为增大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可采取的措施是。
⑷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时,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如图c所示),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