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期快要过去了,经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初一(x)班被评为文明班级。有些同学被评为“学习之星”“文明之星”“励才之星”等。为了使班级更优秀,同学更进步,校园更和谐,现决定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大家完成下列任务。
(1)从开学到现在,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请第一组同学介绍一下成绩进步的原因有哪些?
(2)经过几个月的交往,同学之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请第二组的同学找一找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的秘诀。
(3)有同学反映,小林同学有时放学后去网吧玩游戏,请第三组的同学帮帮他,你准备怎样劝阻他呢?( 3分)
张童少年失去父母,成了一名孤儿,家庭生活极其困难,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随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因表现出色,多次受到上级表扬。退役后,他当了个体户,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第二年就被税务部门评为“先进个体经营户”。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他的举动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并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张童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
(2)张童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
(3)简要说明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为什么必须履行义务?
(4)我们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材料一:诚信是文明社会的根基。党的十八大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
材料二:诚信是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社会上出现了失信毁约、制假贩假、坑蒙拐骗、欺上瞒下等诚信缺失现象,少数国人甚至把一些丑陋行为带到境外,致使几千年礼仪之邦的文明美誉遭到质疑和嘲讽。“国之威,民之信”,化解诚信的危机,重塑诚信风尚,已经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责任和愿望。
(1)请结合材料谈谈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2)针对材料二中的现象,有人认为只需要依法打击“失信”行为便可重塑诚信风尚。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材料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抗击非典抗震救灾、草根慈善、网络议政……中国人民迸发了与伟大祖国风雨同舟的公民意识,呈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10年里,亿万中国人民熟悉了“维权”,习惯了“监督”,认同了“公开”;10年里,亿万中国人积极“围观”,热忱“参与”,坚定“互动”。(1)“中国人民迸发了与伟大祖国风雨同舟的公民意识”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2)实现两个“翻一番”和“两个同步”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三:网友“中国风”认为,“两会”期间,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网上献言,内容涉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但也有不切实际、不理智、不文明的言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3)结合材料谈谈公民利用网络平台参与民主决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具有什么身份的人才有资格参加上述投票?投票的人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2)图中彰显的是全国人大的哪一项职权?
(3)如果你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表达想法,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
阅读新闻,回答问题。
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昆明火车站发生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差别砍杀事件,造成29死143伤。该事件是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暴力恐怖团伙所为。该团伙共有8人,现场被公安机关击毙4名、击伤抓获1名,其余3名已落网。
(1)该团伙成员的行为侵犯了死伤者的什么权利?
(2)该事件策划者的行为违背了公民的哪项基本义务?
(3)8人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落网的4人应该受到哪些刑罚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