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1971年下半年,她与同事们在查阅古代文献时,受到启发,开始制取青蒿提取物。为了研发青蒿素,屠呦呦甚至不惜以身试药,带领团队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终于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她说“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
(1)请结合材料一谈谈“屠呦呦的事迹”对我们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启示?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滋养。请仿照下面示例再举一例说明,并简要回答其对我们的具体要求。
示例:“车无辙而不行,人无信而不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诚信”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提示:答案与示例重复不得分)
在公交车上年轻人该不该给老人让座?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在青年群体中有了争议。
材料:某市公交89路,老人上车后站在一个女孩旁边,暗示为其让座,女孩没有反应,老人情绪激动,语言攻击女孩没道德,并爆粗口,女孩十分恼怒:“就是不给你让,怎么了!”老人对着女孩就是一脚,接着揪住女孩头发拳脚相加。(如下图)
(1)运用课本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说说为了减少、防止此类不愉快事件发生,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活,我们每个人如何从自身做起?
(2)有的年轻人抱怨:“好心给老人让座,连一句谢谢都没有!”爱默生有一句名言: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对爱默生的话应该如何理解?
材料一:“人有廉耻,百事可立;人无廉耻,百事可为;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之心,若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康有为
材料二: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别林斯基
材料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材料四: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1)对照材料一、二,你一定会在认识上有所收获,请把你的感想分别用一句简短的话语表达出来
(2)材料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教育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那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3)材料四中“抬起头来”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分析说明题
在公交车上年轻人该不该给老人让座?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在青年群体中有了争议。
材料一:有的年轻人认为自己一天工作下来比老人还累,公交车是有偿服务,没有给老人让座的义务;有的则是从“想想你自己的父母也是老年人”的角度,提倡年轻人遵守传统道德准则,给老年人让座。
(1)“想想你自己的父母也是老年人”,年轻人应该给老年人让座。这一观点与课本的哪一句话是一致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材料二:某市公交89路,老人上车后站在一个女孩旁边,暗示为其让座,女孩没有反应,老人情绪激动,语言攻击女孩没道德,并爆粗口,女孩十分恼怒:“就是不给你让,怎么了!”老人对着女孩就是一脚,接着揪住女孩头发拳脚相加。
(2)运用课本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说说为了减少、防止此类不愉快事件发生,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活,我们每个人如何从自身做起,?
(3)有的年轻人抱怨:“好心给老人让座,连一句谢谢都没有!”而课本有一句爱默生的名言: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对爱默生的话应该如何理解?
不同国家和民族,通常有自己独特的节日,艺术建筑来表达文化的内涵,中国的中秋节、春节,日本和和服、寿司,英国的绅士风度,巴西的足球,各具千秋的文化,装扮着文化百草园。
(1)世界的文化特点是什么?
(2)世界文化的和谐性?
(3)怎样做一名世界文化的往来使者?
材料一,湖北青年刘培和刘洋兄弟争相割皮救父,用生命行动诠释了“血浓于水,手足情深”的真谛。材料二,“暴走妈妈”陈玉蓉在自己身体不适移植肝的情况下,坚持暴走,用坚毅传递人间母爱的伟大。
请回答:
(1)为什么要孝亲教长?
(2)孝敬父母,你在生活中该怎样做?
(3)写出孝亲教长得名言,名句(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