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相同温度下,甲(恒容)、乙(恒压)、丙(恒容)3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2SO2(g)+O2(g)2SO3(g)ΔH =" -197" 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
据如下表。下列正确的是

容器
起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SO2
O2
Ar

2
1
0
放出热量:Q1

2
1
0
放出热量:Q2

2
1
0.5
放出热量:Q3

 
A.Q1 =Q3<Q2
B.达到平衡时,乙容器中SO2的体积分数最大
C.平衡时,甲、乙、丙3个容器中甲的平衡常数最小
D.若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molSO3(s),则反应放热为98.5kJ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从煤油中取用金属钠必需用镊子,不能用手触摸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在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A(g)+3B(g)2 C(g)(△H<0),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Ⅰ阶段用C表示的平衡前的反应速率v (C)=0.1 mol/(L·s)
B.第Ⅱ阶段中B的平衡转化率α(B)为0.019
C.第Ⅰ阶段的平衡常数K与第Ⅱ阶段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K﹤K
D.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可能采取的措施是从反应体系中移出产物C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已知在常温下醋酸铵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c(H)=c(OH)=10-7mol·L-1
B.把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稀释m倍和n倍,欲使稀释后两溶液的pH相同,则m>n
C.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0-12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2或12
D.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pH=7,因为5<7<8,在石蕊的变色范围内,所以选择石蕊作为指示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6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B.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H﹤0、△S﹥0
C.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D.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既与弱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也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①pH=2的HCl溶液;②pH=2的CH3COOH溶液;③pH=12的NaOH溶液;④pH=12的氨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等体积的四种溶液分别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③>④>②>①
B.取体积相同的溶液①、②、③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①最少
C.四种溶液中的KW相同,由水电离出的c(H):①=②=③=④
D.将VaL溶液①与VbL溶液③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3,则Va∶Vb=11∶9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