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已知在常温下醋酸铵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c(H+)=c(OH-)=10-7mol·L-1 |
B.把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稀释m倍和n倍,欲使稀释后两溶液的pH相同,则m>n |
C.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0-12 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2或12 |
D.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pH=7,因为5<7<8,在石蕊的变色范围内,所以选择石蕊作为指示剂 |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 |
B.微粒半径:K+>Al3+>S2->Cl— |
C.酸性:H2SO4>CH3COOH>H2CO3>HClO |
D.金属性:K>Ca>Mg>Be |
下列各项叙述中一定能说明元素X的非金属性比元素Y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X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数比Y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数少 |
B.气态氢化物 Y比X稳定 |
C.X的最高正价比Y的最高正价高 |
D.X单质能与Y的氢化物反应生成Y单质 |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CO2 | B.PCl5 | C.NH3 | D.HClO |
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会破坏旧的化学键,同时形成新的化学键 |
B.在化学反应中,破坏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时,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是共价化合物 |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