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见下表。

叶片
发育
情况
叶面积(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mg/g·fw)
气孔相对开放度(%)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
A
新叶展开前
19


-2.8
B
新叶展开中
87
1.1
55
1.6
C
新叶展开完成
100
2.9
81
2.7
D
新叶已成熟
100
11.1
100
5.8

注:“-”表示未测数据。
(1)B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①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②__________            _,导致_______________                     
(2)将A、D分别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A的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______  ___ ;D的叶肉细胞中,ATP含量将__________。
(3)与C相比,D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____。
(4)叶片发育过程中,叶片面积逐渐增大,是                   的结果;D的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其根本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瓶中盛有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试回答: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W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甲曲线中X点将向 移动,Y点将向 移动。
(3)①据研究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植物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的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该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以分析叶片中X物质浓度与气孔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一段时间后,可以测得有关数据。
以上方案有两处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②方案完善后,测得有关数据,得到下表的结果。(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分组

测量指标

培养液中X的浓度mol/m3[来源:**Z*X*X*K]

5×10-5
5×10-4
5×10-3

叶片中X的浓度(mol/g鲜重)

2.47
2.97

9.28

叶片中的气孔导度(单位:略)
0.54

0.43

0.27

由此可以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浓度的增大,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原因是

(11分) 分析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B是________,F是________,G是________。
(2)1个A与C有两种比例关系:____和____,每个C含有____个D。
(3)D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4)从分子水平看,D与C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5)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_____,D的主要载体是图中的____。
(6)遗传信息是D中________的排列顺序。

肺炎双球菌能引起人的肺炎和小鼠的败血症,已知有许多不同菌株,但只有光滑型(S)菌株能引起疾病,这些有毒菌株在每一细胞外面有多糖类的胶状荚膜,保护它们,使它
们不被宿主正常的防御机构破坏。请就下面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R型(无荚膜无毒菌)   小鼠→健康
B.S型(有荚膜有毒菌)    小鼠→败血症(死亡)
C.高温杀死S型菌    小鼠→健康
D.活R型菌+高温杀死S型菌   小鼠→败血症(死亡)
(1)从D组实验中的小鼠体内可以分离出____型菌。肺炎双球菌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通常要用____(仪器)观察。
(2)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的的S型细菌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物质。
(3)1944年艾弗里等科学家从S型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荚膜等成分,分别与R型菌一起培养,结果发现:
①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将混合物注入小鼠体内,可使小鼠致死,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型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荚膜与R型活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将______,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____菌。
③如果将DNA酶注入活的S型细菌中,再将这样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混合物不使小鼠致死,原因是____________。
④艾弗里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所谓的“转化”是指从S细菌中提取转化因素处理R细菌,使R细菌获得S细菌的某些遗传特性。这里的转化因素是________。

下图表示一家族中眼色遗传,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A及a分别表示眼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Ⅲ2的基因型是____。
(2)Ⅲ2和Ⅲ3生的第二个孩子为棕眼男孩的几率是____,为杂合男孩的机率是___。
(3)Ⅳ1和Ⅳ2生了四个孩子,第五个孩子为蓝眼男孩的机率是____。
(4)Ⅴ4的弟弟(Ⅴ5)与一杂合女孩结婚,所生孩子中蓝眼的机率是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萘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在预实验的基础上,他们又进一步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萘乙酸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

(1)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月季枝条若干、烧杯、培养皿、量筒、NAA、蒸馏水等。
(2)配制一系列具有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5份,编号1~5。
(3)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月季枝条随机均分为5等份;
第二步:将5份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1~5号NAA 溶液中;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四步:每天对扦插的枝条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请回答相关问题:
(1)配制的NAA溶液浓度应依次为
(浓度梯度差为1.0ppm)。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同时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3)请设计本实验的观察记录表:
(4)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的意义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