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有关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芦荟具有一种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转化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分解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如图一、图二。芥兰的CO2利用过程如图三,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芦荟在夜晚不能合成三碳糖,原因是缺少碳反应所需的 。白天芦荟进行光合作用的CO2来源是苹果酸分解释放CO2和 。
②如果在白天突然降低环境中的CO2,这段时间内芦荟C5含量的变化和芥兰分别为 ____和_____________
③白天,如果保持光照强度和水分供应不变,需要进一步提高芦荟的光合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④如图,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三碳糖,如果被运到叶绿体外,将转变成 ,供植物体的所有细胞利用。
(2)气孔开放程度可以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导度越大,说明气孔开放程度越大。以下表格是在研究“水分对苜蓿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为一个月实验期间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请回答:
①根据表中数据,请分析土壤含水量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 。
②上图2表示生长于不同的土壤含水量的两组苜蓿在一天内的光合速率的变化。由图可知,土壤含水量为8.O条件下,14:OO时叶片的气孔导度 (大于/小于/等于) 16∶OO时;土壤含水量为17.1条件下,在图示时间范围内,苜蓿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间点为 。
下表是黑暗和光照条件下旱冬瓜种子萌发率对比实验的结果;下图表示光照强度对不同叶龄旱冬瓜幼苗叶片吸收CO2量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旱冬瓜种子萌发早期某阶段测得CO2释放量比O2吸收量多,这说明___________,此时细胞内丙酮酸代谢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2)旱冬瓜未成熟的种子合成的_____________可以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乙中3月龄苗的旱冬瓜,限制B点的环境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若光照强度在2000持续60s,再黑暗处理180s,该叶片__________(能、不能)正常生长。
(4)当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____时叶片的光合速率不受苗龄的影响,____________月龄苗适于在遮荫条件下生长。
下图中a、b、c、d为细胞器.亮氨酸参与图示过程可合成物质
X。请据图回答:
(l)分离细胞中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其中观察c需用到染色剂______________。
(2)在图示过程中,膜面积会发生变化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字母)。
(3)c中的酶有多种,他们的分子结构明显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含有该生物遗传物质的结构是_____(填字母),蓝藻细胞中也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填字母)。
(5)若X可使血糖浓度升高,则分泌该物质的细胞是____________;若物质
X可在下丘脑与垂体细胞间传递信息,且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则物质
X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有关胚胎工程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胚胎工程是对动物____或____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胚胎工程任何一项技术获得的胚胎,都必须通过____给受体才能获得后代。
(2)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主要包括____、____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若要充分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潜能,可给供体注射____,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
(3)卵子需要发育到____时期,才具备受精能力。此时的卵子____(能、不能)与直接取自附睾尾部的精子受精,原因是____。
(4)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____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
下面是关于月季花药培养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花粉通过____发育成植株;另一种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____,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两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____。
(2)通常选择____的花蕾作为实验材料,对华药取样后用____对其染色,镜检发现大多数的花粉含有两个核,该时期花药____(适宜、不适宜)进行接种。
(3)在花药培养过程中发现:接种花药的培养基中,花药边缘出现杂菌,其余部分正常,未接种的培养基正常。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
(4)花药培养在育种上有特殊意义。采用花药培养的方法,可使花药粒发育成____倍体植株,在经过人工诱导____,使其能够正常生殖。该育种技术的最大优点是____。
随各地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养殖场污水的排放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对养殖业污水进行处理和生态综合利用的示意图。请回答:
(1)人工湿地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和绿化区植物,生物D属____级消费者。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
(2)该人工湿地主要通过物理沉降、动植物吸收和____,达到净化的目的。为避免环境污染,在加剧净化同时,还应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其生态学理由是____。
(3)上图中A、B、C、D为该湿地中的四种鱼,其中C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若人工全部移除B种鱼,则C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