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其充满浓郁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它以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相融合,加上国际化的创作,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乡、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
小张是某班的生活委员,负责班里废旧物品的收集和出售。在他的建议下,该班同学以“重视再生资源促进循环发展”为课题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该班同学通过采访得知,发达国家为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制定了许多制度,其中就有“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该制度认为生产者的责任应该延伸到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对它们的回收、再循环和最终处置。同时政府还通过一定的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建立比较完整的再生资源产业链。据统计,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达数千亿美元。
(1)运用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发达国家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材料二 该班同学在对北京市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时发现,北京市虽然已初步形成了再生资源的回收、加工、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产业链,但社会化的产业体系仍不健全、国有企业萎缩、新兴的民营企业规模较小、不正规作坊大量存在;产业外部监管体制混乱,协调机制差,管理手段单一,欠缺体系完备和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我国政府在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方面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为之牺牲、探索、奋斗的伟大追求。
材料一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成就“中国梦”,既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也是中国人民开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条康庄大道,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的“人间正道”。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材料二 传统文化助推“中国梦”
“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2)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材料三 “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的当代使命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人民的理想和追求,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目标和前景。百年奋斗历程,使中华民族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已经紧紧地连在一起。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状况,取决于党的战斗力和领导水平。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能否担负起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这是我们党面临的又一次严峻考验。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党制度有关知识,分析党在“中国梦”的实践中应该如何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行《环境保护法》已显现出诸多不适应。北京某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坦言,在基层执法过程中经常遇到执行难的问题。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一审后,公开草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环保部(国务院主管的政府部门)也借此机会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对草案的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 经济发展,内需为重。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工作的重点,必须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要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改善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环保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与环保部之间的关系。
(2)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材料二中的措施能够有效地扩大消费需求。
2012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一 “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
图(a) 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
图(b) 主要国家燃料燃烧CO2排放情况
(1)图(a)、图(b)分别反映了制约“中国梦”的什么因素?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材料二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认识。
某班同学围绕我国领海、主权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们收集的材料:
[南海维权,寸步不让]
材料一 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11月25日,歼15的服役为我国航母形成战斗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二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2012年11月21日审议通过新修订的《海南省沿海边防治安管理条例》,明确界定外国船舶及其人员进入海南管辖海域不得违反沿海边防治安管理的六项行为。对非法进入海南省管辖海域的外国船舶,公安边防机关可以依法采取登临、检查、扣押、驱逐,令其停航、改航、返航等措施予以处置。
通过探究,同学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在南海维权问题上做到了有理有力,寸土不让。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能在南海维权问题上做到有理有力。
[公民爱国,无需暴力]
日本右翼势力抛出“购买”钓鱼岛的言论后,激起了我国各地进行反日游行活动,一些游行参与者采取了过激行为,扰乱了社会治安和正常的抗议活动,对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危害。
(2)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公民应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