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mL 0.2 mol/L NH4Cl溶液,测其pH为a。加蒸馏水稀释至1L后,溶液有关变化错误的是
A.c(NH4Cl)变为0.02mol/L | B.水的电离程度变大 |
C.n(Cl-)无变化 | D.pH小于a+1 |
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3+ + 4OH— ="=" AlO2— + 2H2O |
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CO2 + H2O + 2C6H5O—→2C6H5OH + CO32— |
C.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溶液:HCO3— + CH3COOH ="=" CH3COO— + CO2↑+ H2O |
D.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Fe2+ + 2Br— + 2Cl2 ="=" Fe3+ + Br2 + 4Cl—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
A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
HNO![]() |
B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C |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C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 |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
D |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N2的电子式:![]() |
B.S2-的结构示意图:![]() |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
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
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A.是不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
C.能否通过滤纸或半透膜 |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
下列叙述从化学角度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A.被蜜蜂蛰咬后,可涂抹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减轻疼痛 |
B.HgCl2的稀溶液可用于手术器械消毒,原因是可使蛋白质凝固 |
C.氟利昂(CCl2F2)或NOx都可破坏臭氧层,而导致“温室效应” |
D.燃料煤脱硫后使用,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