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利用假期围绕就业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调查。
材料一  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询,获取了以下数据:
表一、我国人口增长(单位:亿人)            表二、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万人)

 
总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1995年
1999年
2005年
2010年
2000年
12.72
7.75
人数
520
586
681
834
2010年
13.4
9.7
失业率
2.9%
3.1%
3.6%
4.2%
2020年
14.43(预计)
10(预计)
 

材料二、制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几大因素

制约就业的因素
具体表现
观念因素
93%的大学生不选择毕业后创业
区域因素
78%的大学生不愿意毕业后去西部就业
能力因素
55%的大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信息因素
29%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

(1)同学们所搜集的两则资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
(2)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l年11月8日上午9时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怀仁堂投票站,郑重投下自己的一票,选举所在地新一届人大代表。
2011年11月8日,北京市近900万选民在7399个选区的12784个投票站投票,选举新一届4349名区县人大代表和9941名乡镇人大代表。不论是刚参加完成人礼的高中生还是年过百岁的老人,都在投票点的票箱前,或在自己家中的流动票箱前,投下庄严神圣的一票。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选民积极参加人大代表投票选举?(8分)

根据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从2011年9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通常称为个税起征点)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此次修改之前,我国已按照法律修改程序先后两次调整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2006年1月1日起由每月800元提高到1600元;2008年3月1日起由每月1600元提高到2000元。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个人所得税调整的意义。(8分)

材料一:某中学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契机,开展多项活动: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研究兴趣小组,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和自学、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精选了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红色经典歌曲和红色经典文献,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唱“红歌”、读“红典”活动;以改革开放成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调查活动。
(1)结合材料,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角度,说明该校开展的活动对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
材料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针对当前市场经济中诚信缺失严峻的现实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大力培养社会诚信意识。
(2)有人认为,落后混乱的市场经济决定了诚信意识的缺失,只要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了,诚信意识自然会盛行起来。请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评析该观点?

表1:2006-2010年浙江省A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情况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增加值(万元)
501.72
595.93
735.4
807.96
1000.02
占GDP比重(%)
3.2
3.2
3.4
3.5
3.7


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般在5%-8%。
图1:2006-2010年浙江省A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注:据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为44%时,城乡文化消费应占个人消费总额的18%,A市2010年人均GDP 5600美元,而城乡文化消费占个人消费总额的5%。
材料: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在广泛收集民意和征求各党派意见的基础上,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决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1)指出表1和图1的经济信息。
(2)依据表1和图1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A市应如何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
(3)材料体现了我国《政治生活》中哪些道理?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转轨时期,工资分配领域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1990年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GDP的比例从53.4%降至41.4%;同期企业所得占GDP的比例从21.9%增加到29.6%。
材料二: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其后又强调“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党的十七大又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