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省政府2012年活动(节选)表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时 间 |
事件 |
| 2012年8月31日 |
某省政府召开第20次常务会议,研究贯彻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和当前促进就业有关问题 |
| 2012年12月3日 |
某省政府召开第29次常务会议,确定从2012年底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府财政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予以综合补偿。 |
| 2012年12月14日 |
某省政府召开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某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2~2020年)》、《关于某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见》 |
综合上述表格中信息,你认为三组事件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 A.关注社会公平,实行依法执政 |
| B.强化政府职能,共享改革成果 |
| C.遵循客观规律,坚持民主决策 |
| D.健全民主制度,维护民主权利 |
某省政府召开第29次常务会议,确定从2012年底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府财政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予以综合补偿。这表明国家财政 ( )
| A.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可靠政治保障 |
| B.在我国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
| C.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
| D.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 |
有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去掉沉繁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下列准确揭示这首诗歌哲学寓意的是
| A.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
| B.矛盾双方是互相对立的,互相排斥 |
| C.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看问题 |
| D.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
关系中国教育未来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于2010年2月28日向社会公布,继续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回答18—19题。近年来.民众对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自2008年8月启动以来,规划纲要的制定工作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方式,在境内外召开1500余次座谈会和研讨会,参与人员23000余人次。“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主要哲学依据是
| A.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
|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 C.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教育部部长提出:“由于改革的艰巨性,这次的纲要中专门设立教育改革的试点项目,主要是想保证改革正确的方向和改革政策的协调性。”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
| B.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
|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
|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抗震救灾精神,它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这说明: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B.精神和存在是相互决定的 |
| C.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中微子是宇宙间的“隐身人”, 是一种非常小的基本粒子 , 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 因此尽管每秒有上万亿个中微子穿过我们的身体 , 但我们很难发现它的踪影。早在 1930年著名物理学家泡利 (194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就预言了这种神秘粒子的存在 , 但科学家用了25年的时间才证实了这一预言。这主要体现了:
| A.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 C.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 D.联系具有多样性 |
如今,“多媒体”“上网”“信用卡”等许多新词语几乎天天挂在人们口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计表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约有7000条新词产生。这些新词的产生根源于:
| A.人们的主观创造 | B.改革开放的实践 |
| C.知识分子的概括和总结 | D.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