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际热钱”指充斥在世界上、无特定用途的流动资金,由于其短期性、流动性和投机性的特点,会对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热钱的流向和规模一直是各国央行监控的重点。各国央行重点监控“国际热钱”说明

A.资本全球化加剧了全球性的不稳定性 B.国际分工水平提高以科技为前提
C.生产要素流动也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D.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000亿元,且这些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据此回答下题。
如果发行纸币2000亿元,此时,一元纸币相当于______货币的购买力()

A.0.5元 B.2元 C.4元 D.1元

当上述现象发生时,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A.纸币购买力提高
B.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C.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
D.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王先生在家电超市看中了一台标价5999元的液晶电视,通过讨价还价,最终支付了5000元人民币买回这台电视。这里的“5999元”、“5000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

A.商品流通、价值尺度 B.价值尺度、商品流通
C.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从“商品—商品”发展到“商品—货币—商品”,后一个公式说明()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买和卖时间和空间上同时进行
③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
④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是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