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或相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 A |
向盛有0.5mol•L-1 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5mol•L-1 H2SO4溶液 |
在试管口处出现红棕色气体 |
溶液中NO3-被Fe2+还原为NO2 |
| B |
向PbI2饱和溶液中滴加几滴0.1mol•L-1 KI溶液 |
出现黄色沉淀 |
说明 PbI2饱和溶液中有Pb2+存在 |
| C |
向白色ZnS沉淀上滴加0.1mol•L-1 CuSO4溶液,振摇 |
沉淀变为黑色 |
ZnS沉淀转化为CuS沉淀 ZnS(s)+Cu2+(aq)=CuS(s)+Zn2+(aq) |
| D |
用1mol•L-1醋酸溶液和1mol•L-1盐酸分别做导电性实验 |
醋酸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 |
醋酸是弱电解质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周期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
| B.同周期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小熔点越高 |
| C.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
| D.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小熔点越高 |
铝硅合金(含硅13.5%)在凝固时收缩率很小,因而这种合金适合于铸造。现有下列三种晶体:①铝 ②硅③铝硅合金,它们的熔点从低到高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③②① | D.③①② |
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与自由电子无关的是( )
| A.密度大小 | B.容易导电 | C.延展性好 | D.易导热 |
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形式存在 |
| B.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不因形变而消失 |
| C.钙的熔沸点低于钾 |
| D.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 |
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0 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时得知:在边长10-7 cm 的正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下列数据中的( )
| A.32 | B.120 | C.150 | D.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