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或相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 A |
向盛有0.5mol•L-1 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5mol•L-1 H2SO4溶液 |
在试管口处出现红棕色气体 |
溶液中NO3-被Fe2+还原为NO2 |
| B |
向PbI2饱和溶液中滴加几滴0.1mol•L-1 KI溶液 |
出现黄色沉淀 |
说明 PbI2饱和溶液中有Pb2+存在 |
| C |
向白色ZnS沉淀上滴加0.1mol•L-1 CuSO4溶液,振摇 |
沉淀变为黑色 |
ZnS沉淀转化为CuS沉淀 ZnS(s)+Cu2+(aq)=CuS(s)+Zn2+(aq) |
| D |
用1mol•L-1醋酸溶液和1mol•L-1盐酸分别做导电性实验 |
醋酸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 |
醋酸是弱电解质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S,Cl都有较强非金属性,S、C12都可以将Fe氧化为+3价
B Na具有强还原性,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均将其还原为最低价
C. SO2具有漂白性,向SO2饱和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实验室用FeCl3水解制胶体而不用FeCl2,是利用了
水解强于Fe2+的性质
元素X、Y和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 ;X、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Y和Z在同一周期。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 A. | 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
| B. | 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
| C. | 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
| D. | 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
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四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A~D四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将相同大小、形状的镁条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硝酸反应时两者速率一样大 |
| B.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反应快 |
| 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 |
| 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 |
SiCl4的分子结构与CCl4类似,对其作出如下推断:①常温常压下SiCl4是分子晶体;②常温常压下SiCl4是液体;③SiCl4是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④SiCl4熔点高于CCl4。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 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ΔH,其中正确的是 ( )
| A.(6a+5d-4c-12b) kJ·mol-1 |
| B.(4c +12b -6a-5d) kJ·mol-1 |
| C.(4c +12b -4a-5d) kJ·mol-1 |
| D.(4a+5d-4c -12b) kJ·mo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