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E          F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若要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将发生装置与F装置的     (填“m”或“n”)相连。
(3)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有         (任举一例)。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金属防腐是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某校学习小组以铁的腐蚀为项目进行如下研究。

[认识铁的腐蚀]

(1)下列环境中的铁制品最容易生锈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未擦干的铁锅 B.涂油漆的栏杆 C.盛水的不锈钢水杯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探究铁的腐蚀]

(3)该小组用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起始时量筒内水面处于50mL刻度处,之后水面缓慢上升。几天后水面最终处于约  (填“40”或“10”)mL刻度处,原因是   

[拓展探究]

(4)小强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铁钉用砂纸打磨,称其质量,按如图乙安装装置,放置3天,再取出铁钉称量。在不同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得到铁钉质量增加情况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铁钉质量增加/g

0.02

0.04

0.08

0.16

0.18

0.18

0.18

小强同学的实验是探究  因素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结论是   

注意:若答对第(5)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5)有同学认为小强的实验未能真实反映50℃以后铁钉腐蚀的快慢,理由是50℃以后铁钉质量没有变化。请分析铁钉质量没有变化的原因:   ;改进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分析:   

硫酸亚铁晶体是重要的化学试剂。传统制备方法是用铁屑与稀硫酸反应,因铁屑中含有硫、磷等杂质,与稀硫酸反应会产生刺鼻、呛人的有毒气体。某科技小组改用铁屑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流程如图:

(1)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Ⅰ的名称是  。步骤②涉及到蒸发,蒸发时必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酒精灯、玻璃棒、   

(3)用硫酸铜溶液代替稀硫酸制备硫酸亚铁晶体,优点是   

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m的名称是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4)下列气体中,只能用装置D而不能用装置C收集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H2 ②N2 ③O2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废旧塑料制品和橡胶轮胎等含碳废物如何变废为宝,是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努力的目标。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新技术。超临界水是将水加热到超过374℃并加压到超过219个大气压,使水处于气、液相互交融的状态。

在超临界水的环境中,含碳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而无机物保留在残余物中,随后被去除。由于该过程中不使用氧气且温度相对较低,因此不会形成有害气体。

(1)文中涉及到的有机合成材料有  (填1种即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超临界水与液态水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B.将气态水升温或加压一定使水分子间距离变小

C.超临界水是由液态水和气态水组成的混合物

D.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方法比焚烧法更环保

(3)氢气和甲烷都是清洁能源,写出甲烷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充分燃烧1g氢气或甲烷释放的热量如图所示,与甲烷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更多的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原因是   (写出1点即可)。

丙酸钙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作食品防霉剂,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用于制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其性质和防霉的效果。

Ⅰ.探究丙酸钙的性质

[进行实验]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完成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装置

现象

试管内壁有水雾

注入酸后,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

(1)②中现象说明有CO2产生。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查阅资料得知丙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由实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Ⅱ.探究丙酸钙防霉的效果

[进行实验]分别按下列①~⑧的配方蒸制8个馒头,冷却后置于密封袋中,记录如下:

组别

第1组

第2组

序号

配方

面粉/g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酵母/g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蔗糖/g

0

0

0

0

5

5

x

5

丙酸钙/g

0

0.06

0.10

0.15

0

0.06

0.10

0.15

开始发霉时间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解释与结论]

(3)设计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   

(4)第2组,⑦中x为  

(5)对比第1组、第2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反思与评价]

(6)某同学认为“制作面食、糕点时,丙酸钙用量越大越好”,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