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白在诗《红色的新年》中写道:“拿锤儿的说:‘世间底表面的,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人住的、著的、使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拿锄儿的说:‘世间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间人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注:刘大白,最早反映工农生活的诗人,该诗创作于民国七年)其创作的背景是
A.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革命 |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黑暗 |
C.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 D.李大钊创立中国共产党,宣传社会主义 |
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确立责任内阁制 | 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
英国历史上“在选举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维多利亚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表明
A.国王无权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 B.英国国王可以任意组成内阁 |
C.英国历史上出现了责任内阁 | D.国王在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
如图,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漫画家为这一历史过程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
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它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
A.中央集权 | B.分权制衡 |
C.两党制 | D.联邦制 |
法国大革命开始以来,法国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复辟的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的发展历程,这说明
①由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历史总是在曲折发展中前进
③当时法国的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④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