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西周实行“工商食官” |
禁止私人经商,商业只能由政府经营 |
B |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小麦、粟等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 |
经济重心南移 |
C |
宋神宗曾言“穷吾国者,兵也” |
冗兵是导致北宋经济衰退的原因之一 |
D |
明清时期统治者所需的绝大部分手工业品,逐渐转为通过市场获得供应 |
官营手工业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
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落前七刻,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这则材料说明当时
A.市的地区范围有限定 | B.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 |
C.市的经营规模有限定 | D.市的交易品种有限定 |
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
B.铁农具、牛耕的出现 |
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 |
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德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A.艰苦奋斗精神 | B.爱国主义精神 |
C.团结一致精神 | D.追求真理精神 |
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同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北京 | B.上海 | C.广州 | D.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