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
|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
罗马法《学说汇纂》中记录这样一个案例:一人把洗衣人告上法庭,要求他赔偿自己被老鼠咬破的衣服的损失。原告说:“按照约定,衣服洗好后你应该妥善保管,事先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你应使用鼠夹和鼠药来预防鼠害,可是在你的店里甚
至连一只猫都没有”。最后法官判定洗衣人要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了罗马法的原则是()
|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B.公平、公正 |
| C.谨慎履行契约 |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如果准备出一期有关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班刊,下列可以选择的主题是()
|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
|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美系新走向 | D.论欧盟的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退出第次世界大战 |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
|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D.巩固苏维埃政权 |
1872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再版序言中写到:“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导致“纲领有些地方已经过时”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人运动的发展 | B.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
| C.纲领有些地方是错误的 |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在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的进程中,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 A.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 |
| C.政府权力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 D.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