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_________ 状态.
(2)小明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________ .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1= _____ A,I2= _____ A,I= _______ 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关系式即可).
(4)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更科学准确,他接下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__ 继续做实验进行验证.
(5)另外两位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时,其电流表的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况,请分析他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甲同学的问题: ____________ _ ;
乙同学的问题: ____ _________ .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甲的温度/℃ |
34 |
42 |
50 |
58 |
66 |
乙的温度/℃ |
10 |
22 |
34 |
46 |
58 |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 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两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 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58℃时,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Q甲 Q乙。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和同一高度处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低端的 相同。
(2)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得 。
(3)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 。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 而总结归纳出来的。
(5)通过实验探究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1)如图甲中,a、b、c为用天平测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 (填字母);
(2)由图b可知,金属块的质量是 。
(3)将金属块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后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金属块的密度是 。
(4)若在此实验中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测得金属块的密度值将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下列为“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电路图将图乙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中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选填“小灯泡断路”、“小灯泡短路”或“滑动变阻器处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1V,小灯泡实际亮度偏 (选填“亮”或“暗”);为了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则滑动变阻器滑片应向 移动(选填“C”或“D”)。
(4)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5)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还能完成初中物理电学中的 实验。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测出透镜的焦距,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则透镜的焦距为 cm。
(2)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各元件位置如图乙所示,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3)在乙图中,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成像情况符合 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