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③公民在演说诱导下作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④雅典的公民是民主政治的主体
A.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④ |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根本原因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 B.君主权力的不断集中 |
C.过分倚重母族亲属关系 |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
梁启超评道:“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周朝的革命”()
A.标志着天下一统格局的正式形成 |
B.打破了血缘政治体制 |
C.国家在思想方面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同 |
D.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
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
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
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摘录了伯里克利的一段话:“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还找到了下面的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内容最合适的课题是()
A.雅典民主制度起源之研究 |
B.雅典民主政治倒退之研究 |
C.伯里克利与民主政治确立之研究 |
D.雅典民主政治利与弊之研究 |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