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 B.君主权力的不断集中 |
C.过分倚重母族亲属关系 |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
小说《春蚕》中描写道:“她(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以后,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 B.小火轮成为通用的交通工具 |
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 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 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 |
C.反映了汉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 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直接源自
A.各国的生产和销售连为一体 | B.交通和通信工具的不断革新 |
C.世界市场的日益扩大 | D.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更为密切 |
在今天中国市场上,“西门子”的家电和通讯产品到处可见。西门子是19世纪德意志的一位科学家,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果是
A.研制成功发电机 | B.发明电影 | C.发明炸药 | D.发明电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