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 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 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 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 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是
A.人定胜天气 | B.实行仁政 | C.君权神授 | D.独尊儒术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礼崩乐坏社会的大动荡 |
B.封建经济的大发展 |
C.地主阶级的推动下社会的大变革 |
D.众多思想家的努力 |
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在当时对近代经济制度已经有所认识,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
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
“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摘自1853年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文中的“革命”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辛亥革命 | C.义和团运动 | D.十月革命 |
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识之处是
A.都开始于侵略者对东南沿海的进攻 |
B.都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
C.清政府的抵抗都以失败而告终 |
D.都有助于侵略者占据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