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1724—1777年):“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该材料: 、①反①映了理学对人性的压制
②批判了清政府实施残酷的刑罚
③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要求
④所呈现的思想预示着中国文化即将向近代转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将年平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平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平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平均增长2﹪,亚洲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这一发展趋势:()
A.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
B.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瓦解 |
C.是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洲的必然结果 |
D.将进一步动摇世界经济现有格局 |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 | B.欧共体 |
C.北约 | D.华约 |
“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不该注意的问题,而且僭取一种不能放心地委托给任何个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于任何委员会或参议院的权力。把这种权力交给一个大言不惭、荒唐地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再危险也没有了。”这一思想()
A.促使各国完善了议会民主政治 | B.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
C.增强了遏制社会主义的实力 | D.缓解了战后的“滞胀”问题 |
大卫科兹写道:“我们已经看到,早在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了。不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终结,党国精英才抛弃旧体制。真正的事实与之相反: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A.政治民主化的推行 | B.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 |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 D.社会主义观念的扭曲 |
近代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厌也。”持此主张的是()
A.地主阶级革新派 | B.资产阶级维新派 |
C.资产阶级革命派 | D.马克思主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