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组成,小灯泡L标有“2.5V”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1Α”字样。
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0中实物电路正确连接完整。要求:闭合电键S前,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电阻丝的左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最大值。
②连接好电路,闭合电键,观察到灯泡L发光,但电压表示数为零。经检查,图20中a、b、c、d四根导线中有一根断了。请判断,发生故障的导线是________。(填写字母)
③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测定灯泡L的额定功率。当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眼睛应先观察________表的示数,然后读出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当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1所示,则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瓦,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________欧。
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
小李和同学们进行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1)他们按照如图所示的顺序进行实验,其中甲、乙实验用的是同一滑轮组.在实验过程中,应 拉动弹簧测力计.
(2)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丙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 实验次序 |
钩码总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 |
| 甲 |
1.0 |
0.1 |
0.5 |
0.3 |
67% |
| 乙 |
2.5 |
0.1 |
1.0 |
0.3 |
83% |
| 丙 |
1.0 |
0.1 |
0.5 |
0.4 |
(3)对比分析实验甲、乙,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钩码 ,机械效率越高.
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用质量不同的A、B两个小球(mA>mB)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 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可以比较A、B两个小球的 的大小.
(2)将(甲)与(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 有关.
(3)本实验采用了物理学中常用的两种实验方法,是 .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下列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 水 |
20℃ |
22℃ |
24℃ |
26℃ |
28℃ |
30℃ |
| 沙 |
20℃ |
22℃ |
25℃ |
30℃ |
36℃ |
42℃ |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的多少.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 路程s/m |
运动时间t/s |
平均速度m/s |
| SAB= |
TAB=2 |
VAB= |
| SAC=0.9 |
TAC=3 |
VAC=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