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2)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这是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的哪一个条件 。
(3)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答出一条即可)。
如图15是某同学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电路图,所用器材完好,小灯泡上标有“0.2 A”字样。该同学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甲表反向偏转,乙表指针不动且小灯泡不亮。该同学经思考、分析后,重新进行实验,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6所示。
(1)实验操作时,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 (选填“C”或“D”)处。
(2)本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选填“大”或“小”)量程。
(3)简要分析该同学初次实验中错误的原因是 。
(4)小灯泡正常发光的额定功率为 瓦特。
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14所示)。
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天花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
②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
③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天花板,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m。请完成下列问题:(1)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若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 ,测得大气压数值的表达式是: 。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
如图13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装置,四个容器中所装的均是硫酸铜溶液。
(1)从图中可以看到:压强计的金属盒所处的 相同,而测试的 不同,压强计的 相同。
(2)根据图中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
![]() |
图13
某同学把电压表(三只)、电流表(两只)、定值电阻R1、R2(阻值已知)等器材按图15所示连接成实验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实验中测得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如下表:
序号 |
R1阻值(欧) |
R2阻值(欧) |
A1表示数(安) |
A2表示数(安) |
V1表示数(伏) |
V2表示数(伏) |
V表示数(伏) |
1 |
5 |
10 |
0.4 |
0.4 |
2 |
4 |
6 |
2 |
3 |
9 |
0.5 |
0.5 |
1.5 |
4.5 |
6 |
3 |
2 |
8 |
0.6 |
0.6 |
1.2 |
4.8 |
6 |
(1)根据表中(15)的示数关系(填写表中的电表符号),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2)根据表中电压表V1、V2和V的示数关系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16)__________。
(3)根据表中R1、R2的阻值和电压表V、电流表A2示数比值的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17)。
(4)分析实验次数1、2和3中电压表V1和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及电阻R1的阻值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18)。
小丽和小华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
(1)请你帮助他们在实物连接图13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线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9)(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
(2)当小丽完成电路连接后准备闭合开关时,同伴小华提醒她电路还有一处不妥当,你认为是:(10)。
(3)在测量中小丽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如图14所示,则I= (11)安。若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5伏,则电阻的阻值为___(12)____欧。小华建议她还应多次测量,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13)___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小丽突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于电源电压,则故障可能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