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做“探究并联电路的特点”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用电压表测出各支路和干路两端的电压值,用电流表测出各支路和干路中的电流值,并通过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多次实验和改变电源电压,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②分析比较表格中第7、8、9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
③该小组同学在得到并联电路电压和电流的特点后,结合欧姆定律,推导得到了教科书上的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各并联电阻的关系式。若要验证推导得到的关系式是否正确,同学们采取的验证方案如下。
a.尝试计算电阻:________。(写出计算公式)
b.进行实验操作:________。(写明操作的要点)
c.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________。(写明观察的要点和得出结论的依据)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苏华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由此她对老师讲过的“蜜蜂发声是双翅不断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为了弄清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苏华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

小红和小荣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小红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电路连接及记录的数据都没有错误)

(1)小红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请你针对小红的实验提出一个改进方法.
(2)实验中,小荣观察到灯泡L1比灯泡L2暗。根据这一现象,小荣做出以下分析:根据P= I2R,P与R成正比.L1比L2暗是因为L1的电阻小于L2的电阻.
问:小荣的分析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小红想用一个电流表、一个阻值已知的电阻R1,测量未知电阻R2的阻值。小红设计的电路如图,闭合S,断开S1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1;同时闭合S、S1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2。若电源的电压不变,则待测电阻R2的阻值表达式为R2 = ______(用已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小群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
(1)小群连接了如图的实验电路,她的连接有错误,请在图中把接错的导线打上“×”,再用笔画表示导线,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2)请在图中方框内根据修改后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3)小群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W,此时灯泡L的电阻为Ω.

(4)小群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下图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发现通过灯泡的电流跟灯泡两端电压的不成正比,原因是

小伟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电路如图34,烧瓶中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电阻R1>R2
(1)把两个电阻串联,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烧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这是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小伟将装置改装(如图35,两烧瓶中的电阻R1相同)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k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0.3
20
25
6
煤油
0.3
20
30
6

①根据实验数据可得:不同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表数据计算水在这个过程中吸收热量Q= ________J(c=4.2×103J/(kg·℃))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钩码质量相等,杠杆刻度均匀。在杠杆的B点挂上三个钩码,如图所示,
① 为使杠杆平衡,应该在A点悬挂个钩码;
② 如图,在杠杆的C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使杠杆平衡;再把弹簧测力计转过一个角度(如图),使杠杆重新平衡,此时拉力变为F2,分别在图上画出F1的力臂l 1和F2的力臂l 2,并判断:F1 ____ F2(选填“>”、“<”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