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表示在适宜温度和CO2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a和b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不考虑无氧呼吸),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M点时,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有 。此时,乙图中应去掉的箭头有 (填字母)。
(2)影响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
(3)若将甲图中绿色植物从M点突然转移至P点条件下,短时间内C3含量将 。
(4)甲图中植物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二氧化碳最大值是 mol/h,此数值相当于乙图中 值。
(5)某学生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现选用6套丙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得实验数据见表格,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至少两个)。分析此装置图,说明表格中实验数据的具体观察指标是 。
不同光照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量(mL) |
|||||
20W |
50W |
75W |
100W |
200W |
500W |
1.8 |
5.0 |
9.0 |
12.0 |
21.0 |
19.0 |
(6)上表中不同光照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量(mL)与乙图中 值对应。
人的各种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
成,因此细胞不可能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5种含氮碱基,8种核苷酸。
如果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0倍,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6倍,则这组镜头可以将物像放大1600倍。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细胞中的两种形态。
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其花粉是重要的过敏源。下表表示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旁路的一片闲散地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 种名 |
01 |
02 |
03 |
04 |
05 |
豚草 |
0.3 |
0.6 |
1.1 |
1.5 |
2.3 |
狗尾草 |
10.0 |
9.2 |
8 |
6.8 |
5.5 |
曼陀萝 |
3.0 |
2.1 |
1![]() |
0.3 |
0.1 |
龙葵 |
3.0 |
2.0 |
0.4 |
0 |
0 |
① 调查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② 很显然,豚草与表中所列本地植物呈 关系。
③ 请在图中绘出豚草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④ 一个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及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
⑤ 豚草的花粉可引起很多人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医学上认为,过敏反应是指所发生的反应。
⑥ 若要研究该地区群落的空间结构,应研究其__________结构和_________结构
⑦调查结果表明:豚草存在着明显的生存优势,对于豚草的这种生存优势的形成原因,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豚草根部分泌的某种物质抑制了龙葵等植物的生长。请你利用下列给出的材料及用具,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材料及用具:完全营养液、蒸馏水、龙葵、豚草、锥形瓶、量筒、滴管等。
方法步骤:第一步: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加入适量的完全营养液,取长势较好的豚草植株种植于瓶中。
第二步:将甲瓶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全部取出其中的豚草植株。甲瓶中的培养液保存备用。
第三步:另取两只洁净的锥形瓶,编号为乙、丙,分别加入的完全营养液。
第四步:取的龙葵植株随机均分为两组,并分别种植于乙、丙两锥形瓶中。向乙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甲瓶中培养过豚草的培养液,向丙瓶中加入与之等量的适当稀释的完全培养液。
第五步:将乙、丙两锥形瓶共同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乙、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