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
A.郡县制的发展 | B.小农经济产生 |
C.儒家思想的发展 | D.宗法制度的影响 |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之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中国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又赞誉说:“中国土大夫之稍有世界地理知识,实自此始。’’‘‘治域外地理者,源实为先驱。”他称赞的是
A.魏源 | B.林则徐 | C.徐继畲 | D.姚莹 |
《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雇工”。《天朝田亩制度》中说:“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这表明它们在经济措施上
A.相互促进 | B.相互影响 | C.相互对立 | D.相互补充 |
近代中国曾出现了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的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 | B.民主科学 | C.追求真理 | D.平等进步 |
一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查阅了以下相关的历史书籍。依据你的判断,他研究的历史主题可能是
A.民族复兴之路 | B.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
C.近代中国屈辱的历程 | D.中国人民之抗争 |
在中国近代史上他们分别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其代表性著作或作品分别是
A.《四洲志》《瀛环志略》《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B.《原道救世歌》《康车酋纪行》《法俄革命之比较》 |
C.《康车酋纪行》《瀛环志略》《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D.《瀛环志略》《康牺纪行》《法俄革命之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