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人文主义蔑视宗教作用的思想 | B.提倡追求幸福和物质享受的思想 |
C.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 D.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
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 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即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下列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的主张是
A.“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 |
B.“道为本,器为末;器可变,道不可变。庶知所变者,富强之权术而非孔孟之常经也。” |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 |
D.“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姻缘”,“要去帝制,必除孔教!” |
“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是评价
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
C.达尔文的进化论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中国第一部“机械工程学”——《奇器图说》是17世纪初欧洲传教士与中国学者共同翻译、编写而成的。以下情况有可能出现的是
①该书吸收了伽利略研究成果
②该书介绍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③后来的中国学者对该书不予重视乃至贬斥
④该书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现象
A.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 | D.①③ |
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火器的国家 |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
C.我国至迟到明代火药已广泛用于军事 |
D.神话小说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
一位学者说:“明初虽然出现了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这样不朽的小说,但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的流行。一直要到弘治、正德以后,这两本长篇小说才得到迅速的刊刻流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三国演义最早版本是嘉靖元年刊刻的,水浒传更是只有嘉靖以后的版本。”这是因为
A.社会经济繁荣,通俗文学符合一般城镇民众的口味 |
B.活字印刷术发明,使得书籍的印制与流通更为方便 |
C.通俗文学地位上升,已列入科举考试的范围 |
D.政治风气开明,通俗文学的创作不再列为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