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名言说,“忘记过去,失去一只眼睛;沉溺于过去,失去双眼。”这启示我们
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矛盾双方向相反方向转化
④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2010年8月1日零时,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作为我国今年唯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39处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确定,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
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
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
“中国古纸科学价值挖掘研究”项目,于2011年12月底启动,这是国家文物局的“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发明创造价值挖掘与展示”的组成部分。 “指南针计划”是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的专项试点工作,旨在将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文化内涵挖掘和展示出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展现中
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④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一代名儒李叔同,借用一首美国通俗歌曲的曲调,参考一首日本歌曲的歌词并浓缩《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意境,创作了名曲《送别》,20世纪中国人用这首歌“送别”了太多的东西。名曲《送别》的创作 ( )
①说明了中华文化能把其他民族文化作为自己发展的根基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积极成分 ③有利于加强不同民族文化在和睦关系中交流 ④有利于增强我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09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为体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展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6月12日至14日,文化部在北京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羌族、藏族等13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及独特魅力。这表明( )
①中华各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各民族的传统音乐舞蹈凸显民族的个性和特征,缺少共性 ③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各有特色,没有相互借鉴和融合 ④各民族的文化都是祖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近年来,不少优秀的中国电影作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后,常常遇到对国外观众吸引力大大下降的“文化折扣”问题,其原因之一是没有用国际普遍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从文化角度看,这要求我们()
A.在文化交流中,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 B.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
C.在文化建设中,挹握先进文化的方向 | D.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