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自古就有“乐善好施、仁爱奉献”的美德。而进行道德教育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教育,正如王通所说“兴衰资于人,得失在于教”。很多人以教育为己任。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陶行知先生放弃教授职位,毅然到穷乡僻壤的乡村办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国外也很早就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爱因斯坦曾说 “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许多外国教育家的一生本身就是一曲道德教育之歌。苏霍姆林斯基,52岁的一生里有35年献给了家乡的中小学教育事业。他有四十一部专著,六百多篇论文,一千多篇童话和故事。他的著作以及教育思想,影响了国内外一代又一代人。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让道德教育更富有时代内涵。而当代教育者也正用自己的行动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道德教育的新内涵。长沙市南雅中学“成长不烦恼”工作室的李慧英老师心怀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热爱,弃商从教,全身心投入教育未成年人的志愿工作。在2004年,她遭遇了严重车祸,导致脑干功能损伤6级伤残、高颈段脊椎脊髓损伤8级伤残,但她康复后一直对这份志愿者工作坚持不懈。没有报酬、名分,无偿帮助家长和老师调教“调皮学生”,一干就是22年,为成千上万名学生和家长提供过帮助,让上百名“问题少年”打开心结顺利度过叛逆期,写下了百万字的教育日志,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她说“我很满足、很快乐”
(1)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重视德育的原因。
(2)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李老师是怎样把“奉献青春、献身教育”的美德发扬光大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简述人们遵循这一程序进行管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材料一 2013年10月除国庆长假期间,北京雾霾严重,景山远眺,望不见故宫全景;天安门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只见轮廓。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雾霾对道路交通也带来的严重影响。久久挥之不去的雾霾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中,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肩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1)结合材料一,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雾霾天气给我们的警示。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请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

材料一十年来,宁德市极力打造特色的闽东茶叶诚信品牌。(福安)“坦洋工夫”和“福鼎白荼”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闽东茶企——福建坦洋工夫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外贸、科研为一体,定位“名人、名茶、名店”;公司不断开拓创新,通过技术研发,精制出“坦洋”、“茗红”等系列产品;以“传承百年荣耀、再创品牌辉煌”为宗旨,通过IS0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材料二宁德旅游资源丰富,例如福安的白云山、霞浦的杨家溪、周宁的鲤鱼溪近年来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对此,宁德导游小张有感而发:“虽然就业的途径多,导游工作有人瞧不上眼,但是‘我选择,我喜欢’,我得更深了解闽东风土人情,多参加导游培训不断充实自己。”
(1)结合材料一,请你介绍福建坦洋工夫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成功之道。(9分)
(2)材料二中导游小张的话对人们选择职业和就业有什么启示?(8分)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请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我校高一年段以《中学生消费现状》为课题,围绕“消费者水平”、“消费倾向”等方面内容展开校园调查。结果统计如下:学生消费水平比往年明显提高,约有40%的学生的零花钱消费在200——300元之间,30%的学生在300元以上。在消费倾向的调查中,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零食、小礼品、通讯。
(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你能为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提两条合理建议吗?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正确消费的见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