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乐善好施、仁爱奉献”的美德。而进行道德教育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教育,正如王通所说“兴衰资于人,得失在于教”。很多人以教育为己任。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陶行知先生放弃教授职位,毅然到穷乡僻壤的乡村办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国外也很早就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爱因斯坦曾说 “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许多外国教育家的一生本身就是一曲道德教育之歌。苏霍姆林斯基,52岁的一生里有35年献给了家乡的中小学教育事业。他有四十一部专著,六百多篇论文,一千多篇童话和故事。他的著作以及教育思想,影响了国内外一代又一代人。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让道德教育更富有时代内涵。而当代教育者也正用自己的行动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道德教育的新内涵。长沙市南雅中学“成长不烦恼”工作室的李慧英老师心怀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热爱,弃商从教,全身心投入教育未成年人的志愿工作。在2004年,她遭遇了严重车祸,导致脑干功能损伤6级伤残、高颈段脊椎脊髓损伤8级伤残,但她康复后一直对这份志愿者工作坚持不懈。没有报酬、名分,无偿帮助家长和老师调教“调皮学生”,一干就是22年,为成千上万名学生和家长提供过帮助,让上百名“问题少年”打开心结顺利度过叛逆期,写下了百万字的教育日志,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她说“我很满足、很快乐”
(1)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重视德育的原因。
(2)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李老师是怎样把“奉献青春、献身教育”的美德发扬光大的?
(12分)
2008年以来,我们经历了罕见的挑战和风险,也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A企业是国内汽车电子的龙头企业,面对金融危机,该企业依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在主打原有的拳头产品的同时,及时抓产品结构升级,始终坚持从战略高度认识自主创新,通过把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赢得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主动,实现快速持续稳健发展。
请你运用辩证的否定观说明A企业为何能在应对这次危机中赢得主动?
材料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荟萃当今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成果,反映人类社会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充分展现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理念和实践;上海世博会将促进世界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推动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一次精彩对话,将推动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材料二 上海世博会中国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意义。(10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罗访问了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总部并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强调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 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对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10分)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采取实物展示、销售、图片展览、多媒体演示等 形式,展示全国31个省(区、市)的600余项传统艺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请结合材料,说明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的文化意义。(8分)
某中学博物馆里,正在举办一个题为“温情与敬意”的文化展览,学生们漫步于书香浓郁的展室,聆听着传统书画背后的故事,浸润在中华文化的温情中,与艺术大师之间展开心与心的“对话”。
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中学生与艺术大师之间展开“对话”的意义。(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