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11月25日,中央电视台某新闻节目报道了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航母起飞指挥员以半蹲为姿势,右手蜷缩伸出食指和中指,指向飞行甲板前端,表示“允许起飞”。起飞指挥员帅气、干净、有力的“起飞手势”一经播出立即受到网友的热情追捧和模仿,并根据起飞指挥员的起飞手势创作了“航母style”图片,很快成为各大微博的转发新宠,同时产生新的网络热词“走你”。航母style极具教育意义,能增强大家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播相关知识,分析“航母style”走红的现象。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别人拥有你想要的精彩,你可以说他外在条件更好或总有好运气,但有时也要低下头看看自己,是否真的为理想付出了切实的努力。我们成长的道路之所以耀眼,是因为磨难与辉煌会同时出现,别畏惧暂时的困顿,即使无人鼓掌也要全情投入,优雅坚持。请相信:不管多险峻的高山,总会给勇敢的人留一条攀登的路,只要你肯迈步,路就会在你的脚下延伸。
请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相关知识对上诉材料加以分析。

在外出旅游时,我们既会看到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也会看到游人“到此一游 ”式的涂鸦。

有人认为“到此一游 ”式的涂鸦只是个人行为,微不足道。 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个公民的个人行为往往会被快速传播,无限放大,从而影响世人对国家形象的直观印象。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用自身的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

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都江堰水文化,《治水三字经》是千百年来治理都江堪工程的经验总结。都江堰工程按水势和地形特征,以“杩槎截流导流、卵石护岸、竹笼盛石筑堤”,功能显著。同时,《治水三字经》中强调“遵旧制、勿擅变”。“勿擅变”不是不变,而是要遵循客现规律办事。人们在治水中总结出的用水经验和方法,指导着灌区人民正确运用都江堰水资源,使灌区工农业生产能够乘势利导,驱利避害。
(1)结合材料一,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人们在治理都江堰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2)这项工程至今仍能造福人民,离不开历代人民的维护。请你为都江堰工程的保护和发展提两条认识论建议。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材料一: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谈及文艺与市场的关系时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1)据材料一,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的知识。从文化企业及公民个人角度,说明如何应对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与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带来的不良影响。
材料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从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借鉴外来文化成果,通过文化产业的创新、市场的运作、大众传媒的传播,使文化产业获得新的价值增长点,同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4年10月20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材料一:

注:法治指数是国际上判断、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及其程度的量化标准。2012年,中国法治指数排名为87名。2014年全球法治指数丹麦以0.93分位居第一,中国以0.45分排名76。
材料二:提高法治指数,建设法治经济,必须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经济理念。法治,让交易更顺畅,让“无形之手”更稳健,在公平竞争中,各种要素才会在利益驱动下竞相涌动、良性共赢;法治,让信用更扎实,过去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商业贿赂、欺诈,都为法治所不容;法治也瞄准政府,把“有形之手”全部纳入法治的框架,“无形之手”才有创造活力,才能“逼出”一个更好的市场经济。
材料三:作为改革先行者,广东省在1993年就已经提出“依法治省”。作为中国第四大港口,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提高法治指数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