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10月20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材料一:

注:法治指数是国际上判断、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及其程度的量化标准。2012年,中国法治指数排名为87名。2014年全球法治指数丹麦以0.93分位居第一,中国以0.45分排名76。
材料二:提高法治指数,建设法治经济,必须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经济理念。法治,让交易更顺畅,让“无形之手”更稳健,在公平竞争中,各种要素才会在利益驱动下竞相涌动、良性共赢;法治,让信用更扎实,过去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商业贿赂、欺诈,都为法治所不容;法治也瞄准政府,把“有形之手”全部纳入法治的框架,“无形之手”才有创造活力,才能“逼出”一个更好的市场经济。
材料三:作为改革先行者,广东省在1993年就已经提出“依法治省”。作为中国第四大港口,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提高法治指数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并发表题为《推动创新发展 实现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倡导做共促经济改革的发展伙伴,落实全面增长战略,推动世界经济从周期性复苏向可持续增长转变。习近平强调,中国将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势头,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材料二:2014年12月15日,李克强总理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并发表讲话。倡导中国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相互之间加强合作的政策构想。在安全领域,总理提出,保证地区安全,是进行地区经济合作的前提。“筑牢地区安全稳定屏障,应进一步完善安全合作机制”,“各国应支持阿富汗政府尽早实现民族和解和经济重建”。
材料三:2014年12月9日,中国外交部回应了中国将帮助非盟建立快速反应部队和常备军的消息,中国一直是非洲和平安全事务的建设性参与者。中国一向重视与非洲同盟发展友好关系。四十多年来,在政治方面,中国和非盟高层领导互访,增进了解和友谊;双方在国际领域协调立场,相互支持,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在经济方面,双方加强多边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中国还向非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法国总统奥朗德在英国国会发表演讲称,尽管英法两国从民族感情到政治家的博弈、唐宁街(英国首相府)与爱丽舍宫(法国总统府)之间的口水战数十年来几乎从未中断,我们之间的不同经常被强调和突出……但是我们法英拥有共同的基本价值观,我仍希望法英两国建立“新型兄弟关系”。
(1)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相关知识回答英、法两国在政体上有何不同?
(2)试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角度,分析说明法英为什么会拥有共同的基本价值观?

材料: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会议提出,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改革。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从明年看,国内需求总体偏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第二,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艰巨,结构调整阵痛显现;第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新的增长点还有待于进一步培育,创新驱动亟待破题;第四,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子银行等潜在风险加大。
运用经济学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用了大量客观数据总结了2014年我国经济已取得的成就并部署了2015年的总体工作。报告中的一些 “金句”不仅成为媒体竞相转发的头条标题,也让我们感知了政府工作新动向。
材料一:2013年—2014年我国主要经济数据对比情况

年份
GDP增速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
2013
7.7%
46.9%
48.2%
3.7%
2014
7.4%
48.2%
51.2%
4.8%

注:①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3312亿元,同比增长12.4%。
②2014年美国GDP增速为2.2%,日本GDP增速为-0.2%,法国GDP增速为0.5%;2010年中国GDP增速为10.45%,2015年中国GDP增速预测达到7%左右。
材料二:盘点《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 “金句”:比如谈及经济新常态,指出“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 谈及环境治理,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谈及富民政策,指出“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谈及对外开放,指出“开放也是改革”。这些“金句”为我国实现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重视民生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