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伯特•罗兹曼在其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中说:“在中国国内,败给日本和拳乱的灾难性后果使统治集团认识到,继续阻止改革将是徒劳无益的。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的颇具朝气的现代化运动,引进了新观念。”这里所说的“新观念”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立宪代议 | C.“中体西用” | D.三民主义 |
1824年,俄国十二月党人认为,“把人当作东西一样转让、抵押、赠、送和继承,任凭自己的专横霸道”,“乃是最可耻的、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的丑恶事情。这表明
A.解放农奴已成为社会共识 | B.农奴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C.启蒙思想已经传播到俄国 | D.俄国资产阶级力量已发展壮大 |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有所改变是在
A.“一五计划”时期 | B.土地改革时期 |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D.改革开放初期 |
1946年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围绕国民政府的改组问题,各种政治力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某派别主张:“根据我们做地方政权的经验,最好是政府主要职员大党所占的地位不要超过三分之一。”这个派别应该是、
A.中国国民党 | B.中国共产党 |
C.民主党派 | D.无党派民主人士 |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则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玕 | B.洪仁玕、康有为 |
C.康有为、孙中山 | D.孙中山、陈独秀 |
1957年,一位清朝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①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
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
③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