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2月,中共中央汉口会议认为,自北伐军攻克九江、南昌后,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已发生“各种危险倾向”,“其中最严重的倾向是一方面民众运动勃起之日渐向左,一方面军事政权对于民众运动之勃起而恐惧而日渐向右。”……会议要求“一切群众组织和运动,尽可能的和国民党合作。”基于此种认识,中共中央认为应当
| A.扶助国民党左派领袖 | B.继续大力开展工农运动 |
| C.争取国民革命领导权 | D.与国民党右派彻底决裂 |
1938年1月1日中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表演说“我们要求的是最后的胜利,必须要长时间的抗战。……我们要拖延敌人的战争时间,消耗敌人的兵力财力,使敌人的经济机构,军事形势,一齐崩溃。此次国府迁渝,就是我们长期抗战的决心……从抗战中达到最后胜利的目的。”材料反映了
| A.国民政府由消极抗战到积极抗战 | B.国民政府由积极抗战到消极抗战 |
| C.国民政府抗战的要求 | D.国民政府已失去了抗战的信心 |
郭卫东在《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下列能正确反映作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是
| A.英国的殖民侵略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抗 | B.中国控制茶叶的出口最终导致战争爆发 |
| C.英国为了维护民主政治制度 | D.因中英经济贸易上的利益冲突所致 |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说道“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其中“政治制度的改变”是指
| A.启蒙运动 | B.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
| C.工业革命的开展 | D.世界市场的形成 |
古希腊喜剧《骑士》中,一位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的职位时说:“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烦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这段话
| A.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不满 | B.体现了古希腊的平等思想 |
| C.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谛 | D.成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 |
行政区划是国家对所辖领土进行分级管理的区域结构。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随着朝代的更迭,地方行政区划不断变化,体现了中央和地方权力的不断调整。下列选项反映了中国古代地区行政区划变化的是
①西周分封制②秦朝区划图③唐都长安城④元朝区划图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