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毛泽东于1941年5月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在1941年9月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首先严厉批评了长期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主观主义思想路线。在1942年2月毛泽东做了《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会议和报告中,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同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了《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从此开始了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 。
材料二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关于党的作风建设方面指出,在伟大的胜利面前,党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滋长。同时,由于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这样,有一些共产党员将可能在资产阶级糖衣炮弹面前打败仗……会议号召全党同志要牢固地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防止骄傲自满情绪。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全会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防止资产阶级腐蚀的反对突出个人的6条措施:(1)不给党的领导祝寿。(2)不送礼。(3)少敬酒。(4)少拍掌。(5)不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6)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 
材料三  2013年11月9日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以上材料均从党建网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你列举相关史实,指出党内长期以来主观主义思想路线的表现以及危害。
(2)材料二中提到的这次会议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的规定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
(3)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得出什么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西藏和平解放 改革开放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曾经,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而今,早已是一个整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指出图中的①、②、③航线哪条是哥伦布的航行路线?依据材料一的文字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二美国波音飞机零部件生产国示意图

(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促使这一现象迅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 “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3)结合上述两种观点,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有必要的。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

材料三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四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1992年,丹麦民众担心欧盟会成为大国统治小国的工具,使本国丧失“主权、独立和民族特性”,一度在公民投票中否决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2004年,欧盟部分首脑签署了《欧洲宪法条约》,意在扩大欧盟超国家的权力,加强一体化的程度。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法国、荷兰民众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支持欧盟的内部合作,但反对削弱国家主权,因此在全民公决中否定了《欧洲宪法条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摘要)
请回答:
(1)为什么阿登纳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有必要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
(3)结合材料二、三、四谈欧洲一体化对欧洲产生哪些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二

图一 1978年安徽省小岗图二1983年重庆开始图三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经济试点的报道示意图
承包责任书
材料三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材料四中国部分年份经济发展指标简表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城镇人口
(亿)
上网用户总教
(万)
恩格尔系数
(%)
1978年
3624.1
1.7

57.5
2001年
95933
4.56
6800
41.9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指出占家庭总指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活水平的程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作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为搞活经济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3) 材料四反映了中国社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4分)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三而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渐浮现。……1500 ~1800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诗和图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哪些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4分)
(3)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种变异具体指哪一现象?(2分)这一现象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向?(2分)

新中国建立后,在巩固国家政权的同时,通过努力,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简述这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