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侯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蒋介石的什么态度?
(2)“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日军发动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这一事件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图片上的历史】
材料二【坐标里的历史】
(1)图1史实揭开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序幕;图2反映的是(重大历史事件)中发生的现象
(2)图1史实发生在材料二历史坐标中的发展阶段;图2史实发生在材料二历史坐标中的发展 阶段
(3)明治政府派遣使团出访欧美的史实,对我国的发展启示是:
①
②
美国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却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为此,某班学生对美国近代历史深入探究,进行分段整理,形成“排除障碍”和“自我发展”两个主题。下面内容有不完整的地方,请你参与并补充。
(1)排除障碍——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两次革命 |
独立战争 |
南北战争 |
领导人物 |
||
发展障碍 |
殖民压迫 |
奴隶制度 |
开始时间 |
1775年 |
|
发表宣言 |
(2)自我发展——两次工业革命
美国的不断发展壮大与两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首先造出了蒸汽机作动力的__________。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正式注册的发明达一千多项,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美国科学家是谁?
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频频发布雾霾天气黄色预警,这其实就是警示着我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
材料二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雾霾天气的一个因素。
材料三 见下图板报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一所示,英国煤产量从1790年后逐年增长,这与哪位机械师的哪项重大改进有直接关系?请写出促使材料一图二石油产量变化的两项发明及其发明者。
材料一的图一、图二所示的时期,人类分别进入了什么时代?
(3)请你根据材料二文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4)减少雾霾天气,从你我做起!如果请你帮助完成材料三板报,你会在“保护环境倡议书”这一板块中写上哪几条倡议呢?
19世纪60年代,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广袤大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改变”是指当时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材料二 1831年2月1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他强调说:“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并且一般情况下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2)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请简要评价
材料三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因此,当日本在19 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了独立的资本主义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稿》
(3)材料三表明,日本对外来文化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态度?文中所说的日本的“社会变革”主要指哪些方面?
(4)有人认为,以上三次变革都与距今200多年的一次完全不同的革命有关,这场革命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场革命是指什么?
19世纪中期,美、俄、日各国都面临着重大的社会问题,经过不断的努力,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林肯的演讲:“‘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二: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1)材料一中“为停止分裂”发生了什么事件?材料一中的“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两种不同经济形式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2分这件事情的发生对材料一所指事件的作用是什么?当时,还有哪一措施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3)材料三、四各自所指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两件事情都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两件事情的共同局限性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沙皇是谁?回忆课本中材料三提到的事件的主要内容,写出它为资本主义发展解决了哪些问题?
(5)材料四所指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所指事件中提出了哪些口号?通过材料四所指的事件,日本社会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6)上述所有材料涉及的事件,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和借鉴?(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