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前,有个书生骑着骡子,由书童挑着书陪他进京赶考。路过一个村子时,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瞧,这个书生骑着骡子赶考。”书生听了就把骡子送给了别人,自己和书童一起步行。走了不远,又有人说:“这个书生还带着一个书童赶考。”于是,书生把书童辞了,自己挑书赶路。不久,遇一农夫,农夫说,“怎么挑了这么多书赶考啊?”书生听了,丢下书就走。最后他身无分文,沿途乞讨。看到他的人又说,“看,这个书生什么都不带,还进京赶考呢!”书生听了后悔不迭。
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书生落得如此下场呢?
下图是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的图片。
(1)面对突然跌倒的老人,我们应不应该扶?请根据所学内容写出你的理论依据。
(2)小品中郝建曾说过:“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为了使“人心”不倒,我们应该怎么做?(请从社会和个人两个角度说明)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材料二:继“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后,“神舟十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又向前迈进一步。无数航天人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为实现我国各族人民的“航天梦”屡建奇功。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我国各族人民的“中国梦”指什么?实现梦想还需要我们弘扬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2)“神舟十号”发射成功得益于我国坚持了怎样的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是什么?
材料一:“物价上涨缓一点,农民增收快一点,就业机会多一点,能源消耗第一点,看病吃药省一点,煤矿灾难少一点……”
材料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总书记和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舆论普遍认为,习总书记的讲话于是中央将继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日后治国的总路向。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现价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我国的民生问题集中体现在那些方面?(至少列举三个方面)
(3)结合材料三回答,为了解决民生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惠民措施?(至少3项)
上届政府五年间,中国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从神州七号神州十号升空,“中国高度”实现华丽转身;“蛟龙”号7062米深海下潜成功,刷新了“中国深度”。从大型飞机项目开启,到中国高铁延伸演绎着“中国速度”。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请你说说创新的重要性。
(2)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013年全国道德模范人物评选过程中,有三个焦点引人注目:
焦点一:小肩膀大担当
13岁的吴林香肩负照顾外公、外婆、弟弟及病重母亲的责任。每天早上5点起床,放学后还要扛着锄头下地干活,照顾完一家人吃饭、洗睡,她才开始做作业。每天忙完都已是深夜,但她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1)请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填写下表。
焦点二:“让‘德’者有‘得’”
吴林香的故事受到全国10多万网友的关注。某爱心企业承诺资助她一直读完大学,当地政府也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吴林香一家。
(2)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让‘德’者有‘得’”的认识。
焦点三:“做一个好人,难吗?”
这些年轻人用他们的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福州鼓楼区社区志愿者队伍利用业余时间,到社区高龄、空巢、贫困老人家中,帮助收拾屋子、打扫卫生。福建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参与服务的青年志愿者,这几年累计有1000多万人,相对固定的青年志愿约50万。
(3)请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这些青年志愿者的行动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