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莫斯科维奇指出,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最大差距是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缩小这两大差距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
材料二:今年8月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上说,上半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实际增长了9.2%,高于城镇居民2.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1)要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我们必须落实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2)缩小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差距有什么意义?
(3)请你就如何改善目前的收入分配状况提两点具体建议?
这样一则民间故事: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儿子长大以后什么事都不让他干,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妇俩要出远门,怕儿子饿了,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颈上,告诉他想吃时就咬一口。但是等他们回到家里,儿子还是饿死了。原来他只知道吃颈前面的饼,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
(1)儿子饿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分 )
(2)有些同学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种依赖的思想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危害?
(3)生活中我们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4分 )
小静上学期期末考试跌出了班级前十名,整个寒假她都一言不发,开学后仍然是个“闷嘴葫芦”。请你想想办法帮她走出心理闭锁。
材料:进入初中后,小静变了。在校,喜欢独来独往,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家,她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父母跟她讲话,也不愿搭理……原本活泼阳光的小静成了一个典型的“闷葫芦”。
请问:
(1)材料中的“小静”出现了什么样的心理问题?有什么危害?
(2)请你为小静提供一些有效方法,让她重新阳光起来。(至少三种。3分)
【探究情境知行合一】
情境一:在超市逛了一个多小时,没有看上自己需要的东西。临出门时,却被商场保安怀疑偷窃商品,要对我搜身……
我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同桌怀疑我拿了他的新钢笔,到处宣扬我是小偷。
我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三:市政府及教育局就中小学划片招生及新建校址问题召开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座谈会,并邀请你参加。
正确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无论怎样勤奋学习刻苦攻读,都不会填满脑子;相反每个人都总是带着90%未被利用的脑细胞去见上帝。实际上,大多数人的脑力利用系数都很低,只有那些颇有建树的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和音乐家才比较好地开发了他们的脑力资源。据说,最善于使用大脑的爱因斯坦也只发挥了大脑潜能的30%。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的金矿,聪明的你觉得可以通过那些途径发现自己这座金矿呢?(4分,两个方面即可。)
(2)谈谈你打算怎样开采这座金矿。(6分,三个方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