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
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是
|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
| 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浓度之比为1:1:1:1 |
| 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
| 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
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一段时间后,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内气体是
①CO、O2 ②C12、CH4 ③NO2、O2 ④N2、H2
|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Si>Na>O | B.热稳定性:HF>HCl>H2S |
| C.碱性:CsOH>KOH>NaOH | D.失电子能力:K>Na>Mg |
下列有关侯氏制碱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条件下,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 B.氨气和二氧化碳均来自合成氨工厂 |
| C.侯氏制碱法实现了对氨气循环利用 | D.生产时,应先通二氧化碳再通氨气 |
关于羟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羟基可以电离成 和![]() |
B.1mol羟基共有9mol电子 |
| C.与氢氧根离子是类别异构 | D.羟基只存在于分子晶体中 |
、
是氧元素的两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 的物理性质相同、化学性质不相同 |
B.通过化学反应可实现 与 之间相互转化 |
C. 和 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方式不相同 |
D. 和 能形成三种化学性质相同的氧分子 |